译者:郭佩珊 俞婧雯 朱佳璇
在澳大利亚,教授中文、学习中文通常被宣传为具有经济价值,也就是说,会说中文的学生将来可以在贸易或商业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这种功利性的语言学习态度会限制学生对跨文化交流和身份认同等重要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语言和文化的批判性思考。跨文化理解可能会在翻译中流失,如果不加批判地认定某个词语在其他语言中有“对等”,就会产生误解。
为了解释这一点,下文以术语“先生”(xiansheng)为例展开讨论。“先生”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来翻译英文中的“Mister/Mr.”或“ladies and gentlemen”(即“女士们,先生们”)中的“gentlemen”,但有时也用来指代女性,这一点颇具争议。
“先生” 在中国的使用现状
在各种现代汉语词典中,“先生”相当于英语中的“Mister”或“Mr.”,因此通常被理解为指男性,但有时也被用作对女性的称谓。
2020年,中国南开大学著名的中国古典诗词女学者叶嘉莹教授获得了中国中央电视节目颁发的奖项,并获得了“叶嘉莹先生”的称号。用“先生”来表彰一位女性,在微博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这也是“先生”的使用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受到广泛质疑。
在微博上,人们认为女性被冠以男性头衔是一种歧视。一些人表示感到不适,他们认为如果只能用男性常用的称谓来向女性表达敬意,那么似乎就意味着女性天生不如男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对在这种情况下“先生”的使用展开了辩解,他们认为在古文中,“先生”是对受尊敬的人的尊称,并不表明性别。另一些人则认为,由于语言一直在发展变化,中文中的“先生”应与其现代翻译的“Mister/先生”区分开。例如,”女士们和先生们”(ladies and gentlemen)最好译为 “女士们和男士们”(ladies and men);或者说,用指称男性的词汇称呼女性并非歧视。
这一事件表明,如果语言学习者或译者被鼓励过分依赖现代标准汉语词典和教科书来理解和使用翻译的概念和术语,而对词语的历史和语境缺乏更广泛的了解,就会出现问题。
中国的现代汉语教科书只包含一小部分古典汉语,如散文和诗歌。此外,当简体字取代繁体字时,一些术语和概念的传统含义和用法也已丢失。虽然“先生”在繁体中文和标准中文中的书写形式相同,但其含义和用法却存在差异。因此,了解该术语和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如何演变的,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该术语关联的的背景观念以及这些观念是否已被摒弃,也有助于语言使用者意识到他们的跨语言实践和对社会变革的潜在贡献。
“先生”的广泛使用
在“先生”成为“Mister”和“Mr.”的固定翻译之前,它在前现代汉语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根据《综合汉语词汇词典》,“先生”一词的用法非常广泛,包括:
- 出生在别人之前的人
- 同一父亲的哥哥
- 比别人年长的知识渊博的人
- 某人的老师
- 某人的先辈
- 从公职上退休的人
- 文人和学者的总称
- 道士
- 算命先生
- 街头、酒吧或餐馆里驻唱的歌手
- 医生
- 风水师
- 讲故事的民间艺术家
- 某人的丈夫
- 一名女性性工作者,这种用法在20世纪初的上海地区很流行
在 “先生” 兼有新旧含义的时期,很难将其区分为纯粹的男性尊称(表明性别信息),因为它也被用作对受人尊敬的人的敬语(不表明性別信息),属于上述类别。例如,如果Mr. White是一位医生,中文翻译就是“怀特先生”。在这种情况下,“先生”一词在代指怀特时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是性别上的男性,也是职业上的医生。“先生”的双重角色使得区分其是否指示性别变得更加困难。在传统社会,像医生这样的职业是男性主导的,使用“先生”可以加强其与男性性别的联系。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先生”主要被用作男性的头衔,这并不罕见——当时女性基本上被关在家里,远离社会和政治活动
研究表明,“Mister”和“Mr.”的翻译是在1919年反帝国主义的五四运动前后推出的。在“五四”期间及之后,中国对 “Mister” 和 “Mr.” 的称呼包括 “先生”和音译 —— “密司脫”或“密斯脫”(这两个词发音相同,但用不同汉字表示)。如果如今人们广泛接受“Mister”和“Mr.”的音译词作为男性的头衔,那么“先生”就有可能保持性别中立,类似于日语和韩语中的用法。
虽然不清楚是谁首先建立了“Mister和Mr.”与“先生”之间的语言对等关系,也不清楚“先生”如何被广泛接受为男性的头衔,但是这反映了男性主导的中国传统社会。由于“mister”一词来源于“master”,而“master”一词最初指的是社会阶层较高的男性,因此尽管“先生”一词本身没有性别特指,其通常只被用作男性的头衔。
社会变革推动语言变革
“先生”有时仍被用作对女性的称谓。五四运动以来,在当时女权运动的影响下,“女先生 ” 成为了《顺报》等有影响力的报纸对女教师的称呼。当时,“女先生 ”的使用受到了广泛称赞,因为它代表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获得了受教育和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权利。因此,女教师、知识女性和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女性可以获得 “先生 ”的尊称。
尽管如此,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同志”逐渐不再用作男女通用称谓,此后“先生”便成为了最常用的男性称谓。作为在中国大陆学校中最常用的学习词典之一,《现代汉语词典》(2005 年第 5 版)将 “先生 ”定义为:(1) 教师;(2) 男性知识分子,或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性;(3) 自己的丈夫。“先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被赋予性别意义的术语。
近年来,女权运动的盛行一定程度地刺激了个人,尤其是女性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认同。语言的变化,如近现代对“先生”的定义以及今天“先生”一词的使用,成为了女性主义讨论的焦点。
用“先生”指代女性,揭示了人们对潜藏在语言中的性别不平等的忽视。例如在典礼上,称众多观众为“女士们,先生们”(复数形式),同时又称一位女士为“先生”,“女士”和“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便显然易见了。在这种情况下,“先生们”是对参加仪式的所有男子的称呼。而作为对某位男士的礼节性称呼,“某某先生”相当于“某某男士”。因此,用 “某某先生”来称呼一位受尊敬的女性,就相当于称呼这位女性为“女士先生”,或相当于给予一位女士“有身份的男性”的社会地位。虽然中国大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将“先生”从过时的性别中立用法中剥离出来的做法仍然得到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人们的支持。避免使用“先生”称呼女性,以职业称呼女性,或直接使用“女士”,在当代中国的环境中更为恰当。
不同国家的“先生”用法
日语的“先生”(sensei)和韩语的 “先生”(seonsaeng)都源于繁体中文,与中文“先生”同字。在日语中,“先生”(sensei)是对教师、医生、律师和其他具有一定权力或权威的专业人士的统称,与繁体中文的“先生”用法相似。它也是对在某种技能或艺术方面达到一定水平的人的尊称,例如,厨艺大师或音乐家。同样,韩语的“先生”(seonsaeng)也是对老师或长辈的尊称,无关性别。日语的“先生”和韩语的“先生”在含义上都更接近于繁体中文的“先生”,而不是现代标准汉语中的“先生”。
结论
“先生”一词不断变化的使用说明了语言教育采用包容性态度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批判性地参与语言和文化的重要性。功利主义和共时性的语言学习态度有时会在跨语言和跨文化的实践中造成误解。此外,语言的变化反映并创造社会的变化。通过社会变革的视角学习语言,或通过语言的视角学习社会变革,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定义背后充满争议的观点。
Image: Young people in Beijing. Credit: watchsmart/Flickr.
English vers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