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逍遥,乐陶陶:共建中澳交流的桥梁》( 大卫·沃克、李尧和凯伦·沃克著)书评 | Melbourne Asia Review
Inquiries

Melbourne Asia Review is an initiative of the Asia Institute. Any inquiries about Melbourne Asia Review should be directed to the Managing Editor, Cathy Harper.

Email Address
译者:覃焕峨 (Huane Qin), 李若桐 (Ruotong Li), 刘佳雯 (Jiawen Liu), 明秋池 (Qiuchi Ming)

 

大卫·沃克(David Walker)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历史学家,研究澳大利亚对亚洲的看法以及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沃克本科毕业于阿德莱德大学,之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他曾在奥克兰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迪肯大学任教,并曾任迪肯大学澳大利亚研究教授。2005至201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担任客座教授。2013至2016年担任首任北京大学必和必拓澳大利亚研究讲席教授。

在中国,李尧是澳大利亚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更是澳大利亚文学作品的资深中文译者。文化大革命前夕,他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在大学和内蒙古其他地方担任作家、编辑和翻译。李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翻译澳大利亚文学作品,并于1988年首次访问澳大利亚。1992年,他来到北京担任商业部培训中心英语教授,并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客座翻译教授。

《共逍遥,乐陶陶》是一本双人自传,描述了沃克和李尧两人的经历以及他们2012年初遇前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当时另一位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中国通尼古拉斯·周思(Nick Jose)提议大卫·沃克应该见见李尧,因为周思认为李尧或许能将沃克的自传《光明行》翻译成中文。从书名《共逍遥,乐陶陶》不难看出,两人很快成为朋友。实际上,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按照他们在中国的旅行经历展开,这趟旅程寻访了李尧的家族并挖掘了其社会背景。其中穿插介绍了沃克的家族和职业背景,同时讲述了中国和澳大利亚人文地理方面的奇闻逸事。

回忆录中写道,李尧和沃克出生于1945年,都属“酉鸡”年生人,这一巧合使二人感到十分开心,而且他们都是教师子女。可是一个生活在南澳,一个生活在内蒙古,他们的经历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尧经历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而这些经历对于有着“反革命”家庭背景(因属地主阶级)的李尧来说,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文革”时期,知识分子被视为“反革命的臭老九”,李尧的文学热情以及他想要成为“文学巨擘”的梦想可以说是天方夜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政策改变之前,他的故事只充斥着挫折与歧视。然而在这种充满个人偏见,政治运动大行其道的社会环境下,非常惊喜的是,李尧的写作水平仍旧不断提高。“文革”期间,被强制送入政治再教育营时,他偷带了三本最喜欢的英文书——《傲慢与偏见》、《爱丽丝梦游仙境》和《雷霆之路》(鉴于当时紧张的政治环境,这样的行为似乎并不明智)。他曾尝试写小说,但完成后,李尧意识到他的作品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所以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烧完了六个月写的小说,每次烧两页, 这样就不会有人怀疑并揭发他。显而易见,作为地主阶级的后代,1980年之前李尧的生活都充满了对“当局”的畏惧。

1980年,来自澳大利亚珀斯的英语老师艾莉森•休伊特(Alison Hewitt)给李尧介绍了澳大利亚文学。作为澳大利亚政府计划的一部分,艾莉森曾去内蒙古师范大学访学几个月。她得知李尧对翻译有兴趣,先向他介绍了《劳森短篇小说集》,然后是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的《人树》。相较《牧羊人之妻》(选自《劳森短篇小说集》)的翻译,翻译《人树》是李尧人生中的转折点。在中国人文学科迅速发展的时期,翻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是令译者享有声望的事,此外,李尧还想到向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胡文仲教授寻求帮助。胡教授是“文革”后悉尼大学的早期中国毕业生,也是北外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的主要负责人。这条翻译之路不仅促使李尧访问澳大利亚、调到北京工作,也使其作为译者也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认可。

没有比沃克和李尧这两人的背景和经历更不同的了。沃克出生并成长于安稳的,甚至说是保守的南澳大利亚州,这也许会让读者不禁发笑。沃克说,他的妈妈曾指责南澳的前州长唐·邓斯坦(Don Dunstan)说话 “太流利,还去看戏”(与当时保守的环境不符)。他提到在阿德莱德大学的时候,《小道消息报》(On Dit)令他大开眼界。直到现在仍是该大学的学生报纸,虽然经历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同一时期,但远没有李尧所经历的政治运动那样形势逼人。不论是南澳当时的英国殖民主义和保守主义,还是自己的幼稚,沃克都直言不讳。他说,“十几岁的时候还乐衷于附和(阿德莱德)《广告人报》的警示:中国人即将入侵澳大利亚,而澳大利亚却毫无防备。”尽管他补充道:“关于这些宏大的地缘政治问题,他的看法与任何有关中国历史的文献都一致。”

沃克对于澳大利亚社会对亚洲的殖民主义十分感兴趣,这使他开始接触澳大利亚研究,其研究方向包含英国殖民主义、澳大利亚殖民主义以及澳大利亚和亚洲的复杂关系。虽然沃克的研究思路在本书中没有得以明确体现,但是他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大卫·里夫斯(David Reeves)及约翰·英格森(John Ingleson)在20世纪80年代的对话似乎在该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沃克得到了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和人文科学院的认可,这证明了其作为澳大利亚和亚洲历史学家的广泛影响力。

任何对这两位极具创造性的作家感兴趣的读者,都有必要阅读这本书。本书对李尧和沃克这类知识分子的背景提供了一定的见解。可以说李尧的翻译经历是本书的重点。翻译大概是知识和学术追求中最被低估的,大多数大学都不把出版的翻译作品与其他出版物视为同等的“研究成果”,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也不提供翻译补助金。然而,翻译对理解其它社会至关重要,但也并非易事。人工翻译并不像机器翻译那样快速把一种语言中的一个词汇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中对应的词汇,还需要了解语言和人际交往的环境和社会背景。这就是本书所想展现的超越表面意思的深意。

主图由左至右:李尧和大卫·沃克,2013年。感谢墨尔本大学出版社允许使用该图和书的封面。

The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July 6,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