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亚洲女性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经历 | Melbourne Asia Review
Inquiries

Melbourne Asia Review is an initiative of the Asia Institute. Any inquiries about Melbourne Asia Review should be directed to the Managing Editor, Cathy Harper.

Email Address
译者:马俊杰(Junjie Ma),张雨晗(Yuhan Zhang),严悦(Yue Yan) 

 

新冠疫情期间,*玲(Ling)(化名)是一名在老年护理机构工作的华裔护理助理,她在澳洲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在公共场合,都经历着越来越严重的种族歧视。她遭受的种族主义经历有:被超市员工无视,以及被其他购物者指责囤积货物运回中国(他们可能是受到了媒体假新闻的煽动)。在大街上,她遭受过语言暴力,被骂“滚回她的国家去”。她的孩子也受到了种族主义的影响,其他孩子因为“中国病毒”和随之产生的种族主义歧视而拒绝与其玩耍。 

由于亚洲女性遭受攻击,她们承受着大部分反亚裔的肢体和语言骚扰,玲变得害怕到公共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和到她家周边的城市游玩。在工作场所,居民和非亚裔同事针对玲的攻击和种族主义言论愈演愈烈,将她与来自中国的病毒绑定在一起。 

华裔老年护工*杰妮(Jeni)( 化名)同样在疫情期间面临愈发严重的攻击和歧视。她在供职的老年护理机构受到居民及其家人和前同事的种族主义攻击,这已经屡见不鲜了。甚至在疫情之前,她就已经在老年护理环境下频繁遭受歧视了。 

老年护理行业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 

博拉· 阿德巴约博士(Dr Bola Adebayo)、 帕姆·尼古拉斯博士(Dr Pam Nichols )、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副教授凯伦·赫斯洛普(Karen Heslop)和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ational Ageing Research Institute)的比安卡·布里吉那特教授(Professor Bianca Brijnath)最近进行的研究探讨了移民护工对其工作需求、应对策略和就业意向的看法。他们发现亚裔及非裔老年护工因其肤色、带有口音的英语和受到自己文化背景影响的护理方式而遭受种族歧视。 

疫情前,本文第一作者(温那尼塔教授)、肥后裕辉博士(Dr Masa Higo)、助理教授托马斯·R·克拉森博士(Thomas R.Klassen)和伊琳·布莱克贝瑞教授(Irene Blackberry)共同开展了一项研究,探讨了亚州女性(即来自北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女性)在老年护理行业的工作经历,重点关注她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她们在危机时如何应对、适应和转变的因素。我们的研究着重指出了有移民背景的老年护工现下面临的一些挑战,如种族歧视、缺乏跨文化理解和意识、以及不稳定的就业条件。对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亚裔女性来说,还有其他的挑战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如对于亚洲女性种族化性别化的负面刻板印象。即便如此,老年护工的福利往往缺乏必要的支持,特别是那些来自多元文化与语言(CALD)背景的老年护工,如澳大利亚的亚裔老年护工。 

近期埃莉诺·霍尔罗伊德( Eleanor Holroyd)教授和沙琳·格雷厄姆·戴维斯(Sharyn Graham Davies)副教授代表研究团队,与本文第一作者温那尼塔博士一起,在一次会议上做了发言,强调疫情期间澳大利亚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亚裔女性经历,与新西兰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CALD女性经历存在相似性。我们发现两组女性的经历都反映出结构性不平等、种族主义及护理行业女性工作者占比过高的问题。疫情期间,澳大利亚养老护理团队中的亚裔女性因为外表成为众矢之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们的亚裔身份,还因为她们往往被视为身材娇小、体质弱,这种刻板印象是因为亚裔女性往往身材矮小,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在新西兰,有CALD背景的养老护工疫情期间在公共场合受到歧视、种族主义和攻击,而成为攻击目标的原因是她们穿着的医疗保健制服。 

澳大利亚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亚裔女性和新西兰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CALD女性都面临着工作量加大的困境,并且新西兰包括养老护理在内各个领域的医护工作者还要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她们要成为“英雄”,要“尽忠职守”,要成为“好护工”。即便如此,她们付出的努力却几乎得不到认可,医护工作者感到泄气,工作的价值被低估,并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想继续在医疗保健行业工作下去。 

作为照顾家庭的主力,像玲和杰妮这样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亚洲女性在疫情期间平衡了工作和家庭生活。她们在应对新冠疫情感染的同时,在工作场所和家中以配偶和母亲的身份照顾他人,并在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海外疫情形势恶化时,跨国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大家庭。 

对于在澳的亚裔老年护理工作者来说,媒体将新冠肺炎报道为“武汉病毒”或“中国病毒”,进一步加剧了歧视和仇外心理。在澳大利亚,反亚裔种族主义报道指出了亚洲医护人员遭受到了有针对性的种族主义行为。西尔维娅·安博士(Dr Sylvia Ang)、杰桑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Jay Song)和潘秋萍博士(Dr Pan Qiuping)进行的研究强调了在疫情期间澳大利亚的性别歧视和种族主义共存,因为与男性相比,亚洲女性受到的种族歧视更多。 

疫情期间的工作量增加、歧视和其他压力因素 

在疫情期间,像玲和杰妮等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亚裔女性作为必要服务工作者和家庭照顾者的工作量也有所增加。 

工作量超负荷在老年护理行业很常见,皇家老年护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Royal Commission into Aged care Quality and Safety)(2018-2021)的一份报告发现,老年护理行业对工作者的需求是目前受雇人数的三倍。虽然移民通常被认为是解决老年护理人员需求危机的办法,但目前的移民人数不太可能满足需求。重要的是,移民的增加并不能解决澳大利亚亚裔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比如结构性不平等和地方性种族主义。 

在疫情期间,在线联络对老年护理工作者的支持至关重要 

在疫情期间,澳大利亚的老年护理工作者——大多数是女性,被归类为“必要服务工作者”,为社会中最脆弱的成员提供了宝贵的“生命支持”。但在这场危机中,她们自身又从何处获得“生命支持”?她们工作的动机是什么?她们在工作场所和生活中面临哪些挑战?谁或什么可以支持她们? 

第一作者和合著者对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亚洲女性经历进行的后续研究(如上所述)表明,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例如社交孤立,她们通过在线网络支持,在本地和跨国社交中获得了归属感。例如,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澳大利亚老年护理工作者使用在线聊天群来分享他们的种族主义经历,例如在超市中,使用幽默的梗作为应对策略,比如《使女的故事》(根据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中一个流行的——使女在超市相遇,这个梗被老年护理工作者采用,并将运用于自己所在的环境中。这些女性在网上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聊天,讨论她们去超市时应该穿什么来掩盖自己的种族特征,比如太阳镜、帽子和口罩。她们开玩笑地说,她们有可能在某个特定的过道上相遇,然后穿着相似的服饰,这样彼此就能认出对方。如此一来,她们就可以在紧张的局势下放松一下。在群聊中分享梗图,并将其与自己的处境联系起来,是这些女性在社交隔离和疫情封锁期间获得支持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参与分享经验,她们找到了应对以及适应挑战和困难的方法。 

在全球范围内,在印尼德尔塔变异株爆发最严重的时候,澳大利亚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印尼女性通过WhatsApp消息功能向在印尼的家人和朋友发送信息提供支持。她们利用在澳大利亚的印尼社交网络来交流共同的经历,包括家人和朋友感染新冠病毒或因新冠病毒去世的情况。这有助于她们在特殊时期应对和适应危机,同时表明了最近有关澳大利亚移民借助科技进行远程护理的研究在疫情期间疫情前的意义。 

支持网络帮助在老年护理行业工作的亚洲女性应对和适应 

在危机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是衡量社会韧性的指标。在澳大利亚老年护理行业中工作的亚洲女性搭建了一个社交网络,使得该行业的亚洲女性们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应对挑战并培养社会韧性。 

打个比方,本文第一作者维纳尼塔博士曾在疫情前主导过一项调查,一位名为*皮里亚(Priya)(化名)的印度裔老年护理女性工作者就在她刚到澳大利亚开始她的老年护理工作时,碰上了适应不同文化价值观的难题。接受老年护理服务的人们可能会不适应被与自己种族不同的工作者照顾,且种族主义在澳大利亚老年护理中十分常见。有一次,皮里亚的经理就收到过她同事的建议,建议不要聘用来自非英语母语国家的人,因为这名同事认为他们不能理解客户的要求。还有一次,两名员工曾指责来自其他国家的员工夺走了“属于他们”的工作。 

在这两次情况下,皮里亚的经理都支持着皮里亚,她的经理对那两个同事做出回应并强调,在这个机构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拥有相同的技能和资质,并且老年护理机构不会也不能停止招聘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在皮里亚的经理和她亚洲同事们的支持下,皮里亚觉得即便她遇到了这些困难,她依旧可以在老年护理机构中继续工作下去。 

此外,皮里亚还能利用她社会资本,为自己提供另外一种形式的“生命支持”;皮里亚拥有大学文凭,拥有永久居留权并且曾有过定期、长期的老年护理工作经验。即便她曾遭遇挑战,皮里亚也表示过想要继续在老年护理行业中工作,也期待着一段能够一展她技能和资质的长期稳定的工作。 

老年护理行业中亚洲女性的需求 

当皮里亚以及其他亚洲女性在老年护理行业中工作时,比如玲和杰妮,就遭遇了种族歧视,还面临着工作环境中跨文化意识匮乏的困境。虽然如此,她们依旧珍惜在老年护理行业中被聘用的机会,也拥有长期的职业目标。不过,她们也意识到她们需要某种形式的“生命支持”来支撑她们继续工作下去。 

像玲、杰妮和皮里亚这种在老年护理行业工作的亚洲女性需要技能性训练,包括但不限于语言障碍以及理解被看护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她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支持她们的工作环境,这个环境里的所有员工都可以团结协作,还能拥有建立人际关系网的机会。她们还要有像皮里亚的经理那样能给予支持与帮助的领导,以及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的机会。 

重要的是,像玲、杰妮和皮里亚这样的老年护理工作者需要有与他们的付出相配的薪资。从事老年护理的员工大多数都是女性,这个行业是出了名的的酬不抵劳。近期,随着澳大利亚公平工作委员会的新决策,私人护理工作者以及家庭护理工作者的薪资提升了15% 

玲、杰妮和皮里亚的故事说明了亚洲女性在澳大利亚老年护理行业中的经历。她们反映出了代表着澳大利亚老年护理行业中特有的种族歧视以及社会特征。专注研究老年护理行业亚洲女性工作者的经历,这为理解她们所需的“生命支持”提供了性别和种族的新视角。这并不仅仅在危机下提供帮助,还帮助解决了日常工作中有关种族歧视、护理行业、性别歧视、跨文化理解困难和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它也强调了培养社会韧性的潜在机会,以及提供了社会和社区该如何支持老年护理工作者福祉的深刻见解。这些理解可以帮助最终处理澳大利亚多元老龄化社区特有的服务质量问题。 

 

作者:莫妮卡·维纳妮塔博士 (Dr Monika Winarnita) 卡梅拉·李昂博士 (Dr Carmela Leone) 

感谢迪肯社会学以及社会变革调查组为本文发表的后续研究提供的资助。 

*本文全文使用化名 

主图来源:Pexels  

Tags:

aged care Asian women Australia COVID-19 racism sexism